【图】秦腔名家苏育民为本文作者拍摄的照片 【图】半个世纪前三意社演员训练班全体师生的合影 马年中秋时节,赴著名旦角演员、师姐韩彩玲家采访。临别时,她送我一张用纸封闭严实的照片,并叮嘱让带回家再看,使人颇感神秘。于是便急匆匆回家。打开一看,一张微微发黄的老照片展入眼帘。两眼昏花看不清楚,急忙戴上花镜注目观看,啊!原来是54年前三意社演员训练班全体师生的合影,秦腔表演艺术家苏育民 与李天堂、李正华、谢蔚霈、王新华等梨园前辈;他们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仿佛飞扬在眼前。除耄耋之年的师叔杜永泉健在外,均以作古,不由得使人心绪悲怆,潸然泪下,梨园往事湧上心头…… 1959年7月,我考入三意社演员训练班,(班址在今南门外右侧护城河南岸拐弯处)同我一起考进的还有师叔杜春贤,师兄严辅中、胡辅胜之女严凤军与胡新 娥。每天教我们练基本功的是师伯李天堂,训练十分辛苦。学生都睡大通铺,宿舍内有一个大马桶,半夜小便时,学生都站在床上往桶里尿。记得有一次,师叔卫振伯之子卫镐京练功偷懒捣乱,被训练班主任、师叔李正华等人带回房内,硬让其劈“双叉”,还在腿上各压一块城砖,疼得他“傲傲”乱叫,直到傍晚才取下他腿上的城砖了事。此事传到母亲耳朵里,她便和父亲大吵一场,不让我去学戏了,父亲原本想让我到剧团学戏,使梨园之家后继有人。但由于母亲坚决反对,我只得中途 离开练班,返回学校继续读书。 1960年4月的一天上午,师叔苏育民与苏青老师来到训练班。当时学生们正在练功,他拿出从北京新购的德国产徕卡牌相机,兴致勃勃地给学生拍摄各自练功的照片。我的一张头扎“梢子”(传统戏中的男角色头顶扎束一绺假长发,秦腔裕称梢子),腰配宝剑,手持马鞭的照片,至今仍在珍存。 1960年7月10日,师叔苏育民来到训练班。听说他要和全体师生合影,学生们纷纷换上统一制作的服装,兴高采烈地听照相馆摄影师的摆佈;个子小的前排就坐,个子高的都站在后边。师叔苏育民满面笑容的坐在正中央。随着相机快门“咔嚓”一下的声响,这张照片就永久定格在每个学生心田里,让人难以忘却。 1964年9月,这批五九级学生毕业后,开始了他们的艺术生涯。近三十年的舞台艺术砺炼,他们在戏曲表演中,人才济济,且各有千秋,演出过许多经典剧目, 如古典剧《四进士》《杨八姐盗刀》《杨门女将》《状元打更》《岳飞大战牛头山》《唐知县审诰命》《大破天门阵》《杨排风》《春草闯堂》《王佐断臂》《古城 会》,现代戏《江姐》《杜鹃山》《一颗红心》等。这些师兄、师姐们,像著名旦角演员韩彩玲、刘伍梅、苏彩霞、高桂英、胡新娥,生角演员姚峰、张长安、郭五 俊、周毓华、韩印锁,丑角演员王有如等,特别是师兄王建民、姚峰二人,还被评定国家一级演奏员与演员。他们在秦腔戏曲剧坛上,施展艺术才华,大显身手,各领风骚,给广大观众戏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事求是,评心而论,如果没有“文革”十年浩劫的干扰和耽搁,他们在戏曲表演的道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很可能成为像肖玉玲、李夕岚、周辅国、王辅生这样钟灵毓秀、出类拔萃的艺术人才。实在令人惋惜呀! |
|手机版|站点统计|中国秦腔网
( 陕ICP备12003179号 )
GMT+133, 2018-3-12 19:43 , Processed in 0.349123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