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位于西安骡马市的三意社老剧场 人们都有着许许多多的往事,如果去回忆它,倒也有些情趣。然而,我只在那许多往事中挑出一段来与大家共赏。 那正是在1961年,我正当青年时代。 一天,我的女友告诉说她的在西安三意社工作的舅舅给了她两张三意社戏票,并说:“这场戏都是名家演唱,很精彩。” 第二天周末傍晚,我俩向三意社剧场走去,不远处望见停放在剧场门前路边的一排小轿车(听说是省、市领导们乘坐的轿车)。又见在剧场门前聚集着许多守候别人退票的人群,当我俩走近剧场门前时,立刻就有几个人围了上来问道:有票退吗?看到他们听说“沒有”时,个个脸上立即流露着无奈与失望的表情。 走进剧场,只见楼上楼下座位已坐满了观众。我俩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坐下,不多时,演出开始了。演了几折戏,我俩也不知演的是啥戏,剧情也不明白,更不知道演员是谁,但是,却不时的听见全场观众为那精彩的演唱而发出的热烈掌声、叫好声,我也随之鼓掌着。 正值夏日的三伏天,尽管剧场内的吊扇在不停地旋转,可酷热的感觉依然存在。 中场休息时,我俩也随着一些人走出剧场,打算买点冰棒,一为解渴,二为降温。然而,却被那守候在剧场门外的戏迷们围了上来,异口同声问道:“有票退吗?” 正因为秦腔对我俩缺乏吸引力,为之,我俩决定放弃继续看下去,便毫不怜惜地将手中的戏票递给了围在我俩身边的其中俩人,并拒收了他们付给的戏票钱。只见他俩如获至宝,满面喜悦,连声道谢离去。我俩也离开了剧社,在街上逛了一会,便回家了。 时光疾驰,46年过去,今天,回想起当年的这段往事,感慷万千。身为三秦儿女的我,身处秦腔圣地,幸遇良机,而我却将它丢失掉,岂不可惜,岂不遗憾么?需知那时与我众多的同龄人,能有几人迷恋秦腔呢?大多是以电影而取代之,为着一场好电影,提前排着长长的队去购买电影票。大凡是好的电影歌曲,不几日便学会唱了。 由此而论,今天,对秦腔热恋的年轻人中是屈指可数,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流行歌曲”己成为当代青年人的依赖、向往与追求,“同一首歌”那火爆的场景与秦腔(包括各种戏曲)的清凉场面形成了鲜明对照。 时至今日,年近古稀的我,却唱不好一段秦腔,自觉惭愧! |
引用: 中国秦腔网 发表于 2016-3-23 12:52
此时此刻,三意社正在宝鸡市硖石镇林家村演出豫剧版伪秦腔巜花打朝》,看到三意社领导演员不停发朋友圈,沾沾 ...
引用: 深夜 发表于 2016-3-23 13:12
以前 三意社的戏多好,有很多明演,现在呢?看不成了,研究院的戏改的也看不成了,就看易俗社的了,希望不 ...
|手机版|站点统计|中国秦腔网
( 陕ICP备12003179号 )
GMT+133, 2018-3-12 19:42 , Processed in 1.744468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