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团甘肃天水演出秦腔传统剧《周仁回府》(中国秦腔网 亭中书 摄) 看到中国秦腔网的论坛上有网友发表这样的标题——《鄙视周仁》,已经很久了,甚为讶异。仔细拜读原帖及跟帖后,似乎一场“文艺评论”将要变成为人身攻击之类的闹剧又要上演,故不揣冒昧,抱息事宁人之态度,奉劝各位真正爱好秦腔的朋友冷静一些,拿出一个彻底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来对待文艺作品及历史人物吧! 【东大街】朋友站在爱情及夫妻情分这个立场上,起先发帖批证周仁的做法是不尽人道的、是自私的,我觉得这是没有把握好该剧的主题;该友在后来又说:“周仁还是自私的心理在作怪,不是玩弄女性是什么?”这样的话,完全是毫无根据、无中生有式的任意衍义,不知道他是从那一点上看出周仁是在“玩弄女性”;俟后他又说“为周仁唱赞歌的人是可耻的”,这未免有意将文艺评论引向人身攻击的臼窠,长此以往,《中国秦腔网》岂不成了报私仇、泄己愤、结朋党、树公敌的角斗场了?希望大家在发表个人见解时能尽可能做到态度公正、语气平和、用词文雅。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周仁的举动的根由。他是封建时代一个“学而优则仕”的文职小吏,在官场经受过一次大的风波(失皇饷),经杜文学搭救后因感其厚恩而与他结为金兰之好,其妻亦与杜妻成为一对仁义姊妹。后杜家遭难,周仁临危受托,为全仁义、信用,在万般无耐之际忍痛割爱,将己妻送入宦门,他并不是要保自己的乌纱、换原有之富贵,乃是为了“不负哥哥之托”,留杜门一个活口;但这并不能说明他就不顾及夫妻情分,正因如此,《夜逃》中的“孤魂在西还在东”一段及《哭墓》中的“咱夫妻做鬼同赴黄泉”一段才能为快炙人口、催人泪下的经典名段,难道仅仅是因为唱词优美吗?而《周》剧的主题主要是在宣扬“朋友之义”的可贵,在这个大前题下才照顾夫妻情分,而【东大街】朋友是站在该剧的一个次要面上来看待周仁的,所以我认为他没有把好该剧的脉博。比如《龙凤呈祥》中孙尚香随夫远走,是不是就该批评她不守孝道、若文君之奔乎?不然,我们看戏是要取其侧重、取其精华所在,不能挂一漏万的一棒打死!所以我认为:周仁并不是自私的人,他算得上一个“奇男子”,是堪以为友的! 其次,我想说,周仁并没有“玩弄女性”,他对自己的妻子情深义重,不是执意要将她送入虎口,他的目的是“以羊易牛杀严贼”,为民除患,而且李兰英经周仁点醒之后,自己说出要替嫂嫂一死的(杜妻秉性懦弱,而周妻疾恶如仇),而且在《刺严》一场中他极力为妻周旋,想助她一臂之力,并不是说推入虎口就万事大吉了,所以他没有玩弄己妻;对于嫂嫂,他更是敬重有加,不曾有丝毫亵渎。如果说周仁是“自私心理在作怪”,那么他为什么又要忍受这失妻之痛、成全他人呢?是因为他的思想已经超脱到了舍己为人的地步了,岂是我们看戏的人可以很快就领会的来的? 第三,我认为“为周仁唱赞歌的人是可耻的”这句话太失偏颇了!任哲中、李爱琴及更多的演员老师们唱了一辈子周仁,也就是很赞赏这出戏、很欣赏这个角色,才能演得出神入化、深入人心,难道他(她)们是可耻的吗?三秦大地、古城学府、梨园百家,这么多演周仁、看周仁、赞周仁的人,都成了“可耻的人”了吗?你不赞成周仁的做法,就得诬立场不同的人为“可耻的”,请问你的荣耀何在呢?我们搞文艺评论(姑且称作“文艺评论”),就必须用这种做法、唱这种调子吗?要拿给人看的东西是要比较成熟的东西呀,不是强逞书生意气就可以供人吹捧的! 另外,【哲人】朋友把“周仁献妻”比做“易牙烹子”,这也不是很合宜的。易牙为讨人君欢心,进献幼子,丧失父道、人道、臣道,或许心中也暗藏悲痛,但却是为了一己之私。周仁献出己妻,是做了高官了、还是投在严府为聊?没有,他换来了许多时人的唾骂、不解和杜文学的一顿饱打。至于他后来是不是就因为救嫂之功而做了大官,就不是我们可以随意揣测的了。 李兰英是可敬的,周仁也是可敬的(当然周也有其软弱的一面,这是他性格中应该合理存在的),他(她)们不唯在那个时代是可歌可泣的仁人志义,就是在现代观念变革的时代,也是可钦可敬的。我依然为周仁唱赞歌、行肃礼! 文艺作品本来就是“高台教化”的样本,肯定会有夸大形象、追求完美的创作手法在内,“求其高得其次”,塑造得完美,我们才能学到一点,否则我们就只能看热闹了。希望大家要抱着去粗取精、瑕不掩玉的观点去欣赏戏剧,抱着求同存异、开诚布公的心理去看待网友的发言。 最后,我想为一些网友进一句忠言,为了你个人的形象,也为了秦腔网的洁净:不要动辄就骂街、攻讦,有话好好说,不可借文艺评论之名,行人身攻击之实。【秦之人】兄、【宁夏人】兄、【东大街】”兄、【古调】兄,说话好象都很直耿,希望我们都能好好走在文艺评论的正道上! 以上所谈,只是个人观点,如对那位朋友造成不悦,小弟提前致歉,如有不满,可往我的邮箱中发信泄愤,不可在网站上叫板,以免怡笑他人。(【红楼剑客】2005-7-24发表于中国秦腔网-戏曲论坛) |
引用: <B>以下是引用<I>小乐</I>在2005-1-23 12:56:47的发言:</B>
<P>鞭辟入理,说得好!</P>
<P>【东大街】抛出一板砖,没想到引来许多玉,也算功劳一件。</P>
引用: <B>以下是引用<I>红楼剑客</I>在2005-1-23 21:17:57的发言:</B>
演员们演某一个戏、某一个角色,必有与其可以共鸣的地方,不是说没有一丝联系。李老师、任老师以这一剧唱红西北,如果不是喜欢这个角色,又怎愿意做深入刻画、作深情演绎?所以,我想他们是赞赏周仁的。如果一个演员不赞赏这个角色,能演好这个角色吗?
|手机版|站点统计|中国秦腔网
( 陕ICP备12003179号 )
GMT+133, 2018-3-12 19:57 , Processed in 1.744647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