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图】西安三意社百年社庆上演秦腔名剧《五典坡.前本》剧照
(中国秦腔网 马俊峰 刘彭涛摄)【第一组100图>>】 【秦网十五(2015)年10月3日晚中国秦腔网现场报道 刘彭涛 马俊峰 文/图】纪念西安三意社百年社庆经典剧目展演活动日前火热进行中,今(3日)晚在西安易俗大剧院上演由国家一级演员“肖(玉玲)派”亲传弟子侯红琴和国家一级演员“苏(育民)派”再传弟子张涛联袂主演的新排秦腔改编传统剧《五典坡.前本》第二场演出同样引吸了古城戏迷的高度关注,今晚演出同样一票难求,剧场内座无虚席,掌声雷动。优秀青年演员李峰、周智鹏、王宝红等均在剧中有精彩表现。
上下本秦腔传统剧《五典坡》为骨子老戏,经过历代秦腔演员打磨日臻成熟,今晚西安三意社百年社庆演本版《五典坡.前本》是根据五十年代袁允中先生的改编本演出,由当年西安三意社《五典坡》中主演、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肖玉玲(饰王宝钏)、刘养民(饰王允/薛平贵)、郭武俊(饰薛平贵)三位老师精心复排。
据中国秦腔网现场了解到,观众今晚看到的西安三意社演出版《五典坡.前本》与五十年代改编演出本基本一致,唯一不同是为了压缩演出时长,原来前本中的第一场《飘彩》 本次演出中进行了删减,直接从《三击掌》开始。三意社演出本相较于当今秦腔舞台更为流行的版本做了大量改编,不光戏迷耳熟能详的《三击掌》、《别窑》唱词做了大幅度的改编,秦腔戏迷很少看到的《玳战坐帐》、《平贵降马》、《魏虎坐帐》等情节也有了充分的展现。
虽然三意社本次演出的改编本对传统的《五典坡》进行了大幅度改编,前本《三击掌》、《别窑》、《探窑》三大折得以基本保持,尽管有些妇孺皆知的唱段进行了一些改编,但是传统经典唱段的板式、行腔、韵味甚至"气口"并没有太大损伤,保证了戏迷的欣赏习惯,尤其“肖派”代表折子戏几乎一字未改,一腔未动,这种尊重师承、坚守流派的态度是值得称赞的,也保证了本次改编本没有“离经叛道”,获得新老戏迷的一致好评。 秦腔传统剧《五典坡》中原来暗场交待的《玳战坐帐》、《平贵降马》、《魏虎坐帐》、《平贵征西》等武戏场次的增加,不但丰富了剧情,增加了观赏性,而且符合秦腔“传统套路”,观众并不会觉得加入的戏份会“跳戏”,使得原本以唱功见长的《五典坡.前本》文武并重,抑扬顿挫合情合理,满足了戏迷的更高期待。
秦腔传统剧《五典坡.前本》一般从《探窑》结束,今晚,《探窑》一折由“肖(玉玲)派”亲传弟子侯红琴和国家一级演员、秦腔老旦领军人物康亚婵联袂主演,她们二人表演珠联璧合、配合默契、唱腔如涓涓细流直抵心扉,现场掌声一浪高过一浪。《探窑》满足了戏迷的极高期盼,本场演出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悄然落幕 。
正当现场戏迷纷纷起身准备离开剧场之时,锣鼓点再次敲响,《平贵征西》武戏的“火爆加演”戏份,令观众大呼意想不到,超出预期过美戏瘾。 秦腔名角名戏名流派的艺术感染力深深震撼了现场每一位观众,现场气氛高涨,详情稍后敬请关注中国秦腔网。 |
|手机版|站点统计|备案
( ICP12003179 )
GMT+8, 2020-3-3 15:55 , Processed in 1.119196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