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师范学院第五届“古调独弹”秦腔音乐会 策划书 主办单位:大学生社团联合会 承办单位:大学生秦腔戏迷团 协办单位:天水市秦剧团 网络支持:中国秦腔网 策划一览表 【总则】 弘扬民族文化,展现青春自我,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经济与社会管理学院分团委与大学生秦腔戏迷团,特决定举行“天水师范学院第五届‘古调独弹’秦腔音乐会”。 一、【活动名称】:天水师范学院第五届“古调独弹”秦腔音乐会 二、【活动主题】:传承秦腔艺术 丰富校园文化 三、【活动目的】:紧紧围绕“弘扬民族文化,展现青春自我”的主题,张扬欢乐祥和、轻松愉快的氛围。通过这次活动,再次向大家展示大学生秦腔戏迷团的人才优势和鲜明特色。通过多数清唱、部分彩妆等精彩的节目,展现大学生秦腔戏迷团的演唱水平和对传统戏曲艺术的痴情。起到宣传和传播秦腔等古老戏曲文化元素的目的。 四、【活动内容】:秦腔折子戏、秦腔清唱 五、【活动背景】: 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和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为振兴中国的古老剧种----秦腔,为应对戏剧影视艺术的快速发展和剧本创作人才短缺的现状,我校成立了大学生秦腔戏迷团并注重其发展。 秦腔(又称乱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在西北地区已经唱了数千年,秦腔受周秦汉唐盛世雄风的影响,兴于明而盛于清,形成了博大精深、涵盖古今、慷慨激昂、粗犷豪放的剧种特征和风格,不知迷倒过多少痴情的观众。被称为“中国戏剧之母”。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秦腔是西北人民迸出的心声,是秦人辛勤生活的伴侣。在农村,儿童是伴着秦腔长大成人的;青年是伴着秦腔耕犁锄耙、播种收割的;老人过世了,人们还要用激越的秦腔为他们送行。然而进入90年代,秦腔似乎成了黄昏艺术,观众也不像过去那样痴迷。于是就有了老陕们“振兴秦腔”的口号,纠其原因,一些人归罪于电视网络对秦腔的冲击。其实不然,就当前不是有很多的人在默默无闻着,就如:秦腔常青树李爱琴,秦腔名丑孙存碟,最能折腾的秦腔演员李小峰,让秦腔时尚的秦腔演员侯红琴,最跟得上时代的秦腔演员任小蕾,最耐的住寂寞的秦腔演员李淑芳,最值得认识的秦腔演员杨蓉,最有潜力的秦腔演员杨升娟等等,还有很多正在成长中的新秀,在秦腔这块土地上默默的真守着。再比如我所了解的秦歌第一人——十三狼,一首主打歌《大秦腔》:“吼一声大秦腔声声牵肠,大秦腔乡音乡情让它流淌。人生的戏剧如诉如泣,做念唱打都是咱自己的形象…… 有些人认为秦腔跟娱乐不沾边,不适合现代年轻人的喜好,其实是没有真正懂得秦腔,难道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老秦腔艺术就这样不堪一击?秦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三秦儿女的骄傲,但是没有创新也不行,要转变观念,破一破老规程,借鉴姊妹戏曲艺术,再一个没有好的秦腔剧本,就无法谈及秦腔的振兴,注重戏曲教育,培养秦腔创新人才才能让秦腔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六、【活动意义】: 1,宣传秦腔艺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繁荣校园文化。 2,把秦腔戏曲文化艺术带进并推向大学校园,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秦腔,发扬秦腔艺术。 3,吸收在校大学生和年轻的秦腔戏迷爱好者,弘扬民族古典文化,大力宣传秦腔艺术。 4,为校园文化建设作贡献。 七、【演出单位】:社团联合会大学生秦腔戏迷团 八、【协办单位】:天水市秦剧团 九、【演出地点】:天水师院大礼堂 十、【演出时间】:2013年6月9日19:30 十一、【经费预算】:合计约3320元 十二、【活动方案】 (一)、活动前 【策划】王文东 高学文 徐启文 常小红 【艺术顾问】凌养田 景国庆 1、喷绘横幅:邵伟、王庆莹 2、海报制作:蔡斌义、付随忠、郑志强、 3、舞台背景和展板喷绘:张鹏、付随忠、邵伟 4、道具服装租借、购买:张善君、张毅、邵伟 5、海报张贴:社团全部成员 6、发送请帖:李银芳、王庆莹 7、联络秦剧团演员及乐队:张善君、张毅、邵伟、史龙龙 8、贴挂横幅:石文强、史海东、霍展 9、舞台装饰:王庆莹、李银芳 10、灯光租借:张鹏、邵伟 (二)、活动中 1、晚会负责人:付随中 2、晚会主持人:铁鹏飞、张凡 3、咨询处:郑志强、史海东 4、灯光:王鹏 5、音响:刘莉红 6、后台管理:蔡兵义 7、前台服务:李银芳、王庆莹 8、礼堂秩序:张毅 9、摄像:董伟 赵璐 10、拍照:董伟等 11、来宾接待:张善君 史龙龙 邵伟 (三)、活动后 1、欢送秦剧团演员 2、欢送秦剧团乐队 3、清扫大礼堂 4、拆卸舞台 5、归还道具 6、书写总结 十三、【活动要求】 1、社团全体成员和工作人员务必提前到场,团结一致,营造热情温馨的场面。 2、社团全体成员恪尽职守,听从负责人安排 3、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要熟悉节目串词,语言组织流畅,风趣诙谐幽默等 4、我社团演员调整最佳心态,使演唱水平超常发挥 5、各个环节全体成员认真负责,及时沟通,确保晚会圆满成功 社团联合会大学生秦腔戏迷团 2013年6月6日 |
|手机版|站点统计|中国秦腔网
( 陕ICP备12003179号 )
GMT+133, 2018-3-12 19:57 , Processed in 0.807889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